经历了国内限制三公消费的寒冬,国内两大葡萄酒品牌日前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张裕(000869.SZ)营收超过20%,长城葡萄酒扭亏为盈,国内葡萄酒被认为已出现了回暖迹象。
国内葡萄酒行业回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葡萄酒的产量虽然仍同比下滑3.5%,但我国葡萄酒行业实现收入208.13亿元,同比增速为11.77%,实现利润总额23.53亿元,同比增速为19.41%,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近8个百分点。
2015年前6月累计毛利率为24.34%。2015年1-6月葡萄酒行业毛利率为24.34%,同比略降0.78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56个百分点。从2013年6月起,行业整体毛利率一直维持在25%以下(春节月除外,我们认为这与春节节庆消费品种结构有关),到2014年4月份,行业累计整体毛利率短暂回升至26.43%,随后不改下行趋势,继续走低。而到2015年2月,毛利率迅速上升至30%以上,但同样考虑到春节节庆消费因素,此后逐步回落。
国内葡萄酒行业高端产品需求仍较为疲软,但消费需求在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温和复苏,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葡萄酒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然而,很快它们就要面对下一场硬仗。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从7月开始将逐渐减免关税,到2019年将实现免关税。从报关,再到布局,进口厂商也需要时间布局。但相信不会很久,国产葡萄酒行业将面临继三公消费之后的第二轮洗牌。
澳大利亚零关税将引发下一轮洗牌?
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进口国家。从2015年H1国内葡萄酒进口金额来看,澳大利亚居于第二位,占比达到24.8%。
捱过三公消费的寒冬,刚刚有回暖迹象的国产葡萄酒将面临下一个难关,零关税将引起下一轮洗牌。据了解,国内前20大进口商,已经有好几家到澳大利亚考察酒庄,而且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品牌推广也明显增加了。加上现在澳元贬值,如果低汇率持续,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酒毫无疑问地很有竞争优势,国产葡萄酒肯定会受到进口葡萄酒的冲击。面对毛利持续走低以及进口商强劲竞争的状况,如何在市场中站稳立足并存活下去,这是国内葡萄酒行业做大做强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