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进口,大市场消费将惠及全球
“肉制品、乳制品、蜂蜜、葡萄酒等优质农产品及工业制成品,中方愿继续从中东欧国家扩大进口以满足中国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16+1)领导人会晤时强调。
紧接着,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转发商务部等20个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来扩大我国的进口:一是优化进口结构,促进生产消费结构升级;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三是积极发挥多渠道促进作用;四是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
上半年扩大进口效应显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际方面,在当前美国主动挑起与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及地区贸易摩擦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宣布扩大进口的决定本身就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消除美国单边主义的影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稳定世界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国内方面,从供给侧角度来看,扩大进口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产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进口使得人民群众选择余地加大,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进入2018年以来,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开放尤其是进口幅度比以前更大了。在今年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就表示,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以便扩大进口,更好地满足国内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扩大进口是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阶段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7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9%。其中,出口7.5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6.61万亿元,增长11.5%;贸易顺差9013.2亿元,收窄26.7%。
上半年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也很好地说明了中国扩大进口政策效应的显现。
据记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重大成就,已经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2001年到2017年,中国的货物进口平均年增速达13.5%,是世界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来看将助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正由传统的模仿式、排浪式、生存型消费模式向新型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型消费模式转变,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这就是近些年来,民众借出国之机,大规模进行“海淘”的重要原因。
在陈凤英看来,大量“海淘”的出现有两个方面因素,首先是国内没有,生产不出来;其次是国内相关产品价格昂贵。
据记者了解,增加进口尤其是消费品的进口是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进口成为民众在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陈凤英认为,进口商品多了,会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以下三方面显而易见的好处。
第一,质量、安全性等问题得到了保障。个人对产品的辨别力肯定没有专业人员强,由国家来把关,质量、安全性会得到根本保障。
第二,给国内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扩大了就业。
第三,减少了距离感。扩大进口后,许多商品在国内就可以买到,而不必像以前一样出国去“海淘”。
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种类、消费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国内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是部分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而国外的优质企业可以提供,进一步扩大进口,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增加居民福利,对于吸引消费回流也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商品多了,会不会导致国内消费品厂家吃不消甚至倒闭?对此,张永军认为,扩大进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与国外产品进行公平竞争,有利于国内企业进一步成长。要相信国内大多数企业适应形势、转型调整的能力。
陈凤英认为,扩大进口虽然短期内可能降低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但长期看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经营理念,有效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技术水平。中兴事件告诉了我们别人靠不住、一定要自力更生,新时期同样需要“两弹一星”的精神。由于竞争力不足而被淘汰,这是优胜劣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而竞争对有些企业来说,正好抓住机会取长补短,从而进行转型发展,近而获得重生。
“实践证明,关起门来搞发展是不行的,越保护越落后。害怕竞争的企业,还有一些僵尸企业,靠政府的‘氧气’半死不活的,这类企业死掉,不值得同情,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例如种子行业要保护。”陈凤英进一步表示。
医药等产品进口应适当优先
近日,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李克强总理也就该电影引发的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据了解,从5月1日起,我国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同时鼓励创新药进口。业内有专家评估,综合考虑进口零关税、降低增值税税负、政府集中采购等措施,进口抗癌药有望实现降价至少20%。
在扩大进口方面,有没有轻重缓急?有的话,哪些商品属于优先进口部分?
对此,张永军表示,多年来,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一些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产品,例如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由于前些年民众生活水平较低、国内需求不旺等多方面原因,一些消费品进口相对较少。
“今后应当加大诸如抗癌药物、医疗器械等与民众健康、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产品进口,特别重要的医药产品应适当优先。”张永军进一步表示。
据了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进口消费品相对要少。当时,进口主要是立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进口国内短缺物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一方面弥补资源缺口、增加市场供给,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完善产业结构,为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而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进口显著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货物进口18410亿美元,是2002年即加入WTO后第一年的6.2倍;服务进口4676亿美元、逆差2395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10.1倍和798.3倍。
陈凤英认为,电影《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接地气、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扩大抗癌药物进口不但可以满足群众的需求,还可以促使国内相关企业加快研发,改变以往缺乏竞争压力而导致的轻研发、重广告投入的发展模式。
“今后与民众相关的消费品应适当增加,像抗癌药这样事关民众根本福祉的药品要加大进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永军表示。
进口贸易的平台建设需加大力度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积极扩大进口提到,我们要推动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这不仅包括下调关税,而且还包括进口贸易的平台建设。
在陈凤英看来,物流这个平台非常重要,物流是一个桥,是商品流通的关键,物流要进一步开放。当地商品当地消费必定是少数,多数都是本地生产外地消费。“在物流平台建设方面,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陈凤英进一步表示。
而在张永军看来,以下两个平台建设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个平台是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目前,中国对外的推介工作已经陆续展开,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也将深度参与该项活动。此次博览会将是今年商务部的重要工作,其成果和影响力也值得期待。
第二个平台是跨境电商。应进一步培养效率较高、管理较规范的跨境电商平台,对促进进口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跨境电商在更大范围发展,择优选择电商基础条件好、进出口发展潜力大的地方,并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南昌、武汉、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西安、兰州、厦门、唐山、无锡、威海、珠海、东莞、义乌等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因此,跨境电商在扩大进口方面的作用同样值得期待。
除进口博览会和跨境电商、物流建设平台外,记者还了解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平台也应该加快建设。目前我国有4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分布在上海、天津、苏州、宁波,且已经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成效,其经验可以复制到其他地区,一些地区也在积极争取获批成为新的示范区。在积极扩大进口政策的导向下,进口贸易示范区的范围有望扩大。